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路一的春天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扛起大旗(二更)

由于犯恶心,路一这晚饭就没吃多少。

    因为是亲兄弟,更是一家子人,结婚典礼这等红白喜事都是要回来帮忙的,所以路爸爸就回来了。

    反正他这个月三天假还没有用,路昌安的婚礼也提前了,本来是定在冬月的,后头说是因为王惠怀孕,就提前了。

    这些事情家里大人都心知肚明,不过都没跟小孩子说,跟孩子说啥,这是都属于乌七八糟的事情了。

    路昌安和王惠的婚期提前了不少,就定在了这个国庆节放假的第二天,也就是十月二号。

    路爸爸想着索性在家休息够,所以三十号早早就回来了,先休息两天,最后一天去帮忙,下午正好回宝陵市,路爸爸就这么计划的。

    路妈妈也和路一说了两句,让她在家先赶着把作业写完,等十月二号路昌安娶新媳妇那天,让路一去扛旗去。

    路昌安和王惠结婚那天,天色阴沉沉的。

    前两天的好天气好像一下子变了脸,早上起来只觉得灰蒙蒙的一片天,太阳躲在云朵里不肯露脸,气温也陡然下降了几度。

    路一早上起来在院子溜达了一圈,果断又回屋加了一个薄线衣套上,感觉挺冷的今天。

    路妈妈也给路瑶和路昊都添了衣裳,让路爸爸也再添一件。

    路爸爸一听这话脚底抹油起床穿上衣服就走了,他不添衣服,这气温也不冷,添啥添。

    男人和女人,对于温度的感知,好像有些不太一样。

    两家人也不知道商讨来商讨去,竟然商讨了这么一个结婚仪式。

    结婚的时候,竟然选的是古代那种八抬大轿接新娘子的礼法,算是一种很古典很文艺的婚礼了。

    而且竟然不知道从哪儿搞了一匹棕红色的大马,马鞍也配上了,脚蹬子也搞上了,马头上还顶了一朵大红花,看起来神气的很。

    棕红大马正在吃草料,前边吃着草料,后边还拉了一些新鲜的热乎的马粪球。

    大红花轿也备上了,上面的流苏坠坠随着微风吹过,飘啊飘的,看着还挺好看。

    路昌安是要骑马去接新媳妇的,穿着一身儿黑绸子大褂衣裳,胸前系一朵红色绸巾攒出来的大红花,戴一顶黑色礼帽,礼帽上还插着一小根黑色羽毛。

    就跟电视剧演民国剧的感觉一样,一身长袍大褂难得的把他衬出了几分神采飞扬。

    路一觉得这种结婚模式可真挺稀奇的。

    路家村现在结婚的婚礼仪式,基本上都是小轿车去接新娘子。

    十几台小轿车一溜烟儿披红挂绿的排成长队,看着特威风。

    打头的婚车装扮最好看,有的人还用的是棒棒糖粘在车上,等接完新娘子把车上糖一散,吸引了不少小孩子来凑热闹。

    结婚的时候人多的啊,热热闹闹的特喜庆。

    路一年龄还比较小,不知道堂哥一家为什么要选这样跟别人不一样的结婚方式,就是看着挺好玩的。

    等以后她长大了,才明白过来,这个结婚仪式,看着麻烦繁琐,但其实,省钱。

    不过现在的她不知道,反而觉得是真挺稀奇,又好玩又好看。

    村里大部分孩子们都是这样的想法,也不顾天气阴沉,早早就起来跑到路平顺家里,把那马儿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马又高又大的颇为神气,那轿子看着跟演古装剧一样,这样新奇的模式也是吸引了不少孩子们的围观。

    因为路一一家和大爷路平顺一家都是一大家子人,所以他们一家都是去帮忙的,不能上席面吃饭。

    他们这里结婚习俗就是这样,一大家子中间有人结婚那一大家子族辈的年轻人都要来帮忙。

    开席的时候女人们要帮忙洗菜洗碗,男人们要帮忙劈柴做席,年轻小伙要帮忙端菜上盘。

    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穿插在一起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场景,是路一那时候特有的回忆。

    没开席之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迎娶新媳妇儿这件大事了。

    所以路妈妈说让路一来扛旗,那真是不是一句玩笑话,那真是来扛旗了。

    花花绿绿的旗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街门口,不知道是谁扛过来的,有的旗子周边掉了丝,有线头扯了好长,大人们拿打火机在旗子周边用火一燎,那旗就不断丝了,又成了一个好旗了。

    然后大人们开始安排这群小孩子拿旗,像路一这样的女孩子或者还要小一些的孩子,拿的都是最轻最细用竹竿做成的旗子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稍微大一点的年轻少年们都拿的是粗一些的旗子,旗杆就有人的群头那么粗,不过都是空心的也并不是很重,这样的旗子排在路一他们前面。

    扛旗大队排在前面的是锣鼓队,有敲大鼓的,吹喇叭的,拿锣的,打镲的在前边开道。

    只要队伍一走起来,那就是鼓声满天,各种击打的乐器一上线,喧嚣热闹喜庆的气氛就像被点燃一样,轰一声就在路家村炸开来,于是别人家也都知道了,这家要娶新媳妇喽!

    队伍中间就是举着那种跟古代衙门似的木头牌子,上面还写着肃静之类的话,不过这种牌子都是用红色的木头贴着红纸写的毛笔字,看着威严又庄重,是由一些年轻小伙子扛着的,这个木牌有些分量。

    新郎官呢?

    新郎官当然是在最前边了。

    有人把那匹还在吃草料馋的不行的棕红大马牵出来,路昌安在队伍最前头上了马,个子矮小的他坐在高头骏马上,倒是难得显得有一些英气了。

    底下还有一个人牵着马的绳子,防止这馋嘴马半道上停下去路边吃草,迎娶新媳妇儿的队伍终于准备就绪开始去往邻村了。

    摄像的人扛着摄像机先是来来回回拍了一遍,然后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在前边的锣鼓队就敲起来了。

    然后鞭炮也开始炸裂,身边嘈杂的声音一下子就被炮声所掩盖,噼里啪啦中夹杂着放板炮“呲溜”“咚”的声音,迎亲的队伍开始缓慢的行走起来。

    锣鼓喧天,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终于是慢悠悠热闹闹的出了村。

(https://www.mbaoge.cc/22_22577/25326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