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五十二章 赐婚薛家,敲打贾府

  听说来了圣旨,贾家众妇皆是惊讶无比。
  都道莫非是宝钗封了妃嫔?
  可一早不就说因故落选了吗?
  薛母也不明所以,连忙让人止了戏文。
  又央姐姐王夫人帮忙将贾家众人安顿一番。
  自不必提。
  单说梨香院正堂这边。
  薛蟠安排人迅速摆好香案。
  等薛母和宝钗一到,开启中门全家跪迎。
  夏秉忠乘马而至,身后跟着十几个内监。
  一个个趾高气昂,好不威风。
  进了大门他也不下马,直至正堂方才停下。
  翻身下马后,才满面笑容的走至厅上。
  面南背北而立。
  待薛家人跪好,他才将手中圣旨一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薛家三人整整齐齐的跪着。
  心中各有忐忑。
  却又有着共同的期盼。
  因为此时来圣旨,很可能是册封妃嫔。
  不然,其他事也不会叫后宅女眷接旨。
  “有今科探花,翰林院编修冯渊,其才出众,其德惟馨,予怜其才,而感其德,欲赐降天恩。”
  不是选为妃嫔,是给冯渊降恩?
  这和薛家有什么关系?
  娘仨都没反应过来。
  “又闻薛氏有女宝钗者,行端仪雅,礼教克娴。”
  什么!
  娘仨都是惊诧莫名。
  却又各有不同。
  薛蟠听到这里还有些不知所云。
  薛母则震惊不已,期盼着不是她想的那样。
  而当事人宝钗,却有些恍惚。
  “此二人男才女德,良缘天作,特下旨赐婚!”
  “……”
  这下薛蟠听懂了,却是又喜又惊。
  喜的是,妹妹竟被皇帝赐婚。
  这对薛家真是天大的殊荣!
  起码说明薛家还在皇帝的眼中。
  惊的是,赐婚对象。
  竟是那个让他害怕,又文武双全的冯渊!
  薛母这边则是再无侥幸。
  若非还在接旨,怕是软在那里。
  她对冯渊的印象极为深刻。
  印象有二。
  一是薛蟠所言。
  此人砍下上百人头,只因运送麻烦。
  这是冷血。
  二是王夫人所言。
  此人连番得罪贾母和太上皇。
  这是狂悖。
  所以在薛母的印象中,冯渊就是一个冷血狂悖之人。
  这要是取了宝钗,薛家还能有好日子?
  宝钗还没缓过神来。
  旨意后面说的什么,宝钗都没听清。
  那些也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
  她和冯渊,被赐婚了?
  虽然宝钗承认,对冯渊有些好感。
  但那也只是些许少女情怀罢了。
  绝对未及如此!
  不过,现在想想此人。
  剿灭倭寇在先,探花及第在后。
  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年纪轻轻,就已是清贵的翰林院编修。
  说前途似锦不为过。
  虽哥哥说他得罪过太上皇。
  但今日赐婚又说明他简在帝心。
  起码仕途无碍。
  宝钗还没想太明白,就感觉夏秉忠忽地顿了一下。
  才道:“钦此~!”
  薛家三人听到此,都道是结束了。
  刚想要谢恩,却又听夏秉忠继续道:
  “恭喜薛家,恭喜薛大姑娘,圣上特遣恩赏以贺。”
  随着他的话,有内监手捧礼物,一对对的过来奉上。
  “金、玉如意各一对。”
  “‘鸾凤和鸣’大红宫锻,‘良缘天成’大红宫绸,各四匹。”
  “金锞、银锞各十对。”
  一应御赐,都是成双成对。
  薛家根本不及多想,本能的齐齐高呼:
  “薛家上下,叩谢天恩!”
  薛蟠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圣旨起身。
  又毕恭毕敬的奉在香案上,才转身朝夏秉忠抱拳:
  “有劳夏公公传旨,需请诸位吃点酒解解乏。”
  随着他的话,一百两的汇票塞入夏秉忠衣袖。
  薛蟠虽不会做生意。
  但毕竟也是大家子,迎来送往还是懂的。
  夏秉忠扫了一眼,很是满意。
  没想到冯渊出手大方,他这未来的舅哥也不差。
  “劳薛大爷把贾家二房的政公叫来,咱家有些事,还想要交代几句。”
  薛蟠闻言忙不迭遣人去叫。
  夏秉忠也不客气,直接就坐上主坐。
  这边自有丫鬟奉上香茗。
  没过多久,贾政就匆匆赶来。
  “下官贾政,见过夏公公。”
  夏秉忠斜睨他一眼,道:
  “想必贾家应该知道,冯渊与贾家的误会,已惊动了太上皇。”
  贾政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他甚至都不知道冯渊和贾家有什么误会。
  那日王夫人随口一说,也没细讲。
  贾政自然没当回事。
  至于冯渊和太上皇,他倒是知道此事。
  毕竟他想来最关注士林动向。
  甚至私下还为冯渊可惜。
  没想到,这事竟然和他家有关。
  其他四王八公之人,知道也没几个。
  太上皇的媚眼,却是都抛给了瞎子。
  “虽圣上未曾说,但咱家合计着,他老人家定是不忍太上皇劳心,所以才赐婚冯薛两家。”
  夏秉忠不管他真的懵了,还是在演戏。
  开口先把景顺帝撇清,然后就开始敲打。
  “既然咱家来这一趟,就擅自做主,为你们两家说和一二。”
  他句句都说不是景顺帝说的。
  但谁都明白,这就是景顺帝的意思了。
  “咱家想着,此事既然从贾家而起,还需由贾家做个结尾,方才圆满不是?”
  贾政依旧不懂,疑惑道:“还请夏公公指点,贾家无所不从。”
  “别别别,也许只是咱家多心。”
  夏秉忠有些无语,但却也不能说的再明了。
  “这事还要贾家自己揣摩揣摩,是不是我说的这么个理。”
  顿了顿,他盯着贾政,尖声道:
  “若是,那就该尽快重修旧好,免得太上皇跟着劳心。”
  若是这还听不懂,夏秉忠也没办法了。
  “若不是,那就是咱家想错了,贾家也不必放在心上。”
  “就当咱家想和贾大人说上几句闲话。”
  贾政以为他这是生气了,连忙拱手:
  “不敢不敢,稍后贾家一定问清此事,定然让公公满意!”
  自己家的事,自己都不知道?
  夏守忠不想和这个草包再多说什么,直接起身。
  “走了!”
  呼啦啦啦,十几个内监都长身而起。
  “等等!”
  贾政喊了一声。
  两步追上夏秉忠,囫囵的往他袖里一塞,
  一个金锭子就落在夏秉忠手里。
  “多谢夏公公指点迷津,小小心意,请夏公公吃些酒。”
  看得出,贾政对这样的勾当都有些生疏了。
  好在,也不是不懂事的。
  ……
  毕竟是在贾家。
  前面宣旨不久,王夫人就得到了准确消息。
  “薛家两房女儿,竟都要嫁了清贵去!”
  这个消息让她心里烦闷不堪。
  原本说的好好的,“金玉良缘”计划就要启动。
  没成想,那姓冯的却横插一杠子!
  而且还是皇帝赐婚,薛家绝对无从拒绝!
  求还求不及呢!
  王夫人静不下心,开始在房中踱步。
  “这让我们宝玉可怎么办?”
  良久方才停下时,面色依旧阴晴不定。
  “难道……只能娶那个娇怯的小黛玉?”
  “不行!”
  ……分割线……
  这几天暴雨,昨天又忽然停电。
  所以今天更新迟了。
  抱歉!
  另外,本来上次说不再解释。
  但今天很多读者评论,连月票金主也一直追问。
  我简单说一下吧。
  第一,宝钗就不是商人之女,而是名宦之后。
  薛家也先是官,差事才是用内帑银子经商。
  举个具体例子来说:
  如果薛家地位真的有那么低。
  为什么梅翰林会让儿子娶薛家二房的薛宝琴?
  难道梅翰林不是清贵吗?
  他不怕仕途被断送吗?
  不怕。
  因为薛家是名宦之后,现在也有人做官。
  宝琴也并非商人之女。
  同理,大房的宝钗就更不是了。
  第二,本书的书名就揭示了,宝钗必然是女主。
  黛玉肯定也会娶。
  两个我都放在角色列表,写得清清楚楚。
  但黛玉年龄太小,也还没到她的剧情。
  以上,感谢大家支持。
  迷糊敬上,阅后即焚。

(https://www.mbaoge.cc/27335_27335969/73008389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