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五十章 越发烦闷的宝钗

  许是宫中近来新填了不少新鲜人儿的缘故。
  景顺帝心情明显不错。
  此时夏秉忠卖起关子,他还随口配合问道:
  “是哪家的小姐?”
  “回圣上的话,是户部江南清吏司主事,薛蟠之妹薛氏,祖上是太祖身边紫薇舍人薛公。”
  介绍完宝钗的身世,夏秉忠又贴心的补充了一句:
  “如今薛家虽大不如前,但也还领着内帑银子行商。”
  景顺帝闻言,顿时明白他的意思。
  点头道:“如此说来,这人选倒是还好,以其家世无缘妃嫔。”
  “圣上英明,老奴也正是如此想的!”
  夏秉忠附和两句,又道:“而且老奴还有两个缘由,方才觉得薛氏是适合人选。”
  连续卖关子,让景顺帝有些不耐。
  好在他刚一皱眉,夏秉忠就见机道:
  “其一,这薛氏虽已落选,但其人品模样都是上上之选,与冯编修也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
  “既都是上上之选,又怎会落选?”
  景顺帝闻言顿时皱眉。
  既然什么都好,为什么落选?
  难道给予留的都是不好的?
  “回圣上,龙鳞卫那边复核给出的消息,薛氏的哥哥薛蟠,在金陵还有人命官司在身。”
  夏秉忠连忙解释,景顺帝这才恍然,点头道:“怪不得。”
  “我看了龙鳞卫那边送来的卷宗,这事还和冯编修有些关系。”
  “哦?”景顺帝闻言有些好奇。
  夏秉忠见状连忙将龙鳞卫上报的事,囫囵的讲了一遍。
  景顺帝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之后还点评起来。
  “这冯渊虽有几分血勇之气,但也还是差了点意思,勉强算是事急从权,但挟持官眷,多少落了下乘。”
  夏秉忠想了想,道:“想必是为了自保,也顾不上那么多,不然他就和那拐子一样被人打死当场了。”
  “倒也没错,不管怎么说,薛氏和冯渊倒还有几分缘分。”
  景顺帝点点头,问道:“这就是你选她的缘由?”
  “回圣上,这是其中之一。”
  夏秉忠不敢再卖关子,直接道:“其二,就是上次圣上提及此事时所言那些。”
  景顺帝回想了一下,似乎没什么头绪。
  皱眉问道:“你还记得予是如何说的?”
  “圣上的话,字字珠玑,老奴时刻都记在心上。”
  夏秉忠接连奉承几句,才道:
  “您上次说想要补偿冯编修,最好的赐婚人选和贾家有些关系,当时您还说王大人那边的最合适,只是可惜他嫡女定了亲。”
  景顺帝点了点头,心中隐约有了印象。
  这事太上皇那边并无后续,他才慢慢抛在脑后。
  “予确实是这么说过,看来这薛氏和王家有亲?”
  “回圣上话,薛氏正是王子腾大人的嫡亲外甥女。”
  “他母亲薛王氏,和荣国贾府二房的夫人贾王氏,正都是王大人的嫡亲妹妹。”
  夏秉忠准备工作做的扎实无比,又补充道:
  “对了,如今薛氏一家还住在荣国贾府的别苑。”
  王子腾的外甥女,和贾政也有亲戚。
  景顺帝一听,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这不就是他之前所想的,最理想的情形吗?
  将此女赐婚给冯渊。
  既算补偿了他,对士林有所交代。
  又缓和了两边的关系,对太上皇有所交代。
  虽然太上皇那边,这事似乎已没有后续。
  但也还能拉一手贾府。
  贾府就算只剩个空壳子,又和太上皇一直密切联系。
  但四王八公的人脉不可小觑,尤其在军中还有不小声望。
  而王子腾如今已经在他麾下。
  若再让其和明显是自己人的冯渊拉上亲戚。
  那贾府还会远吗?
  贾府能不能成为拉拢四王八公,这些盘根错节的武勋之关键?
  “怪道你说大有收获,原来竟是和予设想的一样。”
  景顺帝点点头,心情越发好了。
  “这个人选倒是一举多得,看来这两人也真的是有些缘分。”
  他满意看着夏秉忠,不由赞了句。
  “你现在办事真是越发妥帖了。”
  夏秉忠听到夸赞,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老奴为圣上办事,自要竭心尽力!”
  没想到自己收钱办事,还有额外收获。
  “这事就交给你吧,回头让人拟诏赐婚。”
  景顺帝拍了拍夏秉忠的肩膀,以示亲厚。
  “你亲自去敲打一下两家,让他们尽快修复关系。”
  “老奴这就去办!”
  另一边。
  薛家得到落选的消息,四处打听却无所得。
  最后,还是薛母托了王家帮忙。
  这才打听到具体情况。
  可发现问题竟然出在薛蟠身上。
  当初在金陵当街卖香菱的拐子,被薛蟠手下豪奴打了一顿。
  不久后就死了。
  薛家也没在意,只和金陵府那边打好了招呼。
  那拐子的婆娘告到府衙,却也无人受理。
  原本这事就算过去。
  但,这事怎么说也是当街发生。
  大庭广众之下,知之者甚多。
  整个金陵都知晓了,龙鳞卫如何能不知?
  上报的卷宗上自然详细记录了此事,甚至还有见证之人。
  有人命官司在身,皇室必然要规避风险。
  因此宝钗落选也在情理之中。
  等薛蟠知道,自是大感懊悔。
  可这时候说什么也都晚了。
  宝钗大失所望,却又怕哥哥多想。
  她每日强装笑脸,还要劝慰薛蟠。
  自己只能暗自哀叹。
  没过几天,竟然病倒了。
  好在有黛玉时常开解,倒也渐渐好些。
  过不几日,就是五月初三。
  正是薛蟠的生日。
  薛母为了开解一对儿女,决定好好热闹热闹。
  她提前一天带了两人去观里打“平安醮”。
  正日子又在梨香院宴请贾府上的小字辈。
  薛蟠这样小辈的生日,长辈们自然不能给他拜寿。
  前面府内,薛蟠和玉字辈贾琏、贾珍等人。
  以及一些老亲,如冯紫英等人喝酒行令。
  贾蓉、贾蔷、黄金荣等人作陪。
  后面,宝钗和贾府的一众小姐妹们则吃些新鲜。
  除了伺候的,其余小丫鬟们在外斗草玩。
  倒是阖府欢喜,不亦乐乎。
  生日过完就到端午,薛母又请了戏班子。
  以免冷落了贾府其他女眷和长辈。
  宝钗听了一会戏,就告罪离开。
  只带了莺儿去旁边园子乘凉透气。
  黛玉本想跟过去。
  但她陪着贾母坐,需在身边伺候着。
  倒是宝玉见状,忽地起意过去搭讪。
  没想到,这一番临时起意。
  竟会惹得素来稳重的宝钗大怒。

(https://www.mbaoge.cc/27335_27335969/7302267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