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成语世界大冒险 > 第23章 孔仲尼问道(三)之外王内圣!

陈语历史学的不太好,手头上也没有度娘可以查资料。

        他倒是可以打开成语世界直播间,让那些观众们帮查下原因。

        可为了这点事的好奇心而打开直播间,他是不愿意的。

        这十年来,他开直播的次数越来越少。

        断断续续的十年间仅仅只开了二十多次,平均半年多一次。

        因为某种陈语也搞不懂的奇怪机制。

        自黑蛟化龙成功后,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比值骤然迅速变大,达到1比300多,也就是一天比一年的差别。

        这边世界过去一年了,那边才过去一天多一点。

        这对陈语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陈语回去后不至于物是人非。

        坏处自然是源力收入的冷却时间也水涨船高到将近一年一次。

        每一次打开直播间,肯定要发超凡红包。

        那黑龙敖天离开后,叶河内的鱼妖渐渐凋零。

        鱼妖早就杀干净了,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它们。

        陈语给这些观众们发的超凡红包全都变成灵气珠和不要钱的春秋炼体术。

        然而灵气珠需要陈语自掏腰包消耗源力来制造。

        制造一颗灵气珠的成本是30点源力,而每次发超凡红包都要发1000份

        那就是3万点源力。

        而他开一次直播的源力收入也不过3万点。

        因为源力收入的冷却时间限制变成了一年,收入也不过10万源力。

        所以陈语如果一年内开通直播间的次数超过3次,甚至会倒贴源力,这种亏本买卖当然是不可能做的。

        另外,陈语这些年的‘发明创造’离不开直播间里观众们的‘场外支持’,这也是他十年还开启了二十多次直播间的主要原因。

        要不然,他一年最多只会开一次。

        话归正题。

        且说陈语听完孔仲尼的话后,一时间有些不知该怎么说。

        只好自倒一杯清茶,一饮而尽,略想了想后才道:

        “仲尼兄教训的是,是我一时失言说的偏颇了。”

        “我的意思是说,我等中原华夏内的家人该是平等,不可过与讲究礼节。”

        “所谓外王内圣,对外对待夷狄要王,对内对待家人要圣,人人平等,愿人人如龙。”

        孔仲尼闻言大喜道:

        “外王内圣?好一个外王内圣!仲尼受教了。”

        孔仲尼当即哈哈笑道,转声看向身后弟子大袖一摆。

        “诸弟子可听见了?外王内圣,尔等还不快来饮茶?”

        一众弟子大喜,以子路,子贡,颜回三人为首恭敬有序的三人率先上前拿起茶杯饮茶。

        陈语注意到孔仲尼的弟子中有人一直在拿着细小鹅毛笔不断在叶公纸上不断书写着什么。

        鹅毛笔,显然是陈语创造出叶公纸后,又随手创造出来的简易笔。

        此笔一出,更得无数穷读书人的喜爱。

        他的五感敏锐,还能听到这弟子一边书写着,一边念念有词的道:

        “……叶公与孔师饮茶相谈论道,正值寅时,叶公对诸弟子道:寅时几了,一同饮茶。”

        “……叶公道:吾不喜儒学礼仪束缚,众生平等,人人如龙,皆来饮茶。”

        “孔师曰:子高不闻华夷之辨?不可平等也。”

        “叶公道:吾之偏颇矣,所谓外王内圣,外王夷狄,内圣华夏。”

        “孔师闻言大喜:外王内圣,仲尼受教。随后诸弟子皆来饮茶。”

        “是故,需知外王内圣,不可偏颇。”

        陈语彻底傻了眼。

        嘶,嘶,嘶!

        他倒吸了好几口凉气,天气都被吸的更热了。

        这,这家伙就是后世记录孔子言行编写《论语》的弟子中的一位吧?

        可能,还是主笔?

        好家伙,我叶公之名未来会出现在论语中,还有外王内圣的说法可不是出自儒学经典,而是出自战国时期道家庄子书写的《庄子-天下》。

        这就一点都不介意的加入《论语》中了?

        当然,在这世界却是源于我叶公之口了,而且孔仲尼都承认说好啊。

        这就是这时代儒学的先进性啊!

        真是生冷不忌,只要是好的,就拿来用。

        这时代,这新生的儒学,生命力必然将更加旺盛强大。

        陈语等,一直在等,等到所有学生都上前喝过茶后。

        他看向那位疑似未来《论语》主笔者的弟子,开口直接向孔仲尼问道:

        “仲尼兄,这位弟子是何人啊?我见他一直在书写着什么。”

        孔仲尼回头看了一眼,笑道:“那是冉雍,表字仲弓。”

        “他曾自言记忆不好,是以平日喜欢书写言行,以作记录。”

        “实则谦虚,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原来是个平日里喜欢写日记的主。

        大家都知道的,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不对,是一般人谁写日记啊。

        这孔仲尼的弟子冉雍显然不是一般人。

        他深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难怪历史上孔子死后,是由他带头主笔编写了《论语》初稿,果非常人。

        陈语心头一喜,顺势就道:

        “哦?原来如此,仲尼兄你这个弟子有心了啊。”

        只听孔仲尼温和的对着冉雍笑道:

        “仲弓啊,还不来拜见叶公。”

        “是,恩师。”

        冉雍闻言收起笔,起身恭敬的对着陈语一躬身一礼。

        “学生冉雍见过叶公。”

        陈语心喜的站起来,上前扶起他。

        “不必多礼,冉雍,可否让我看看你记录下的东西啊。”

        “啊,这……”

        冉雍迟疑的看向了孔仲尼,因为他记录的都是恩师日常的言行。

        孔仲尼抚须轻笑的点点头。

        冉雍得命,拿出怀中黄纸书,双手捧着送到陈语面前。

        陈语接过,翻开,看了几页,发现这确实是日记。

        而不是《论语》的雏形稿,但也很快看到了《论语》中的经典开头。

        【……孔师曾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弟子仲弓受教矣……】

        不出意外的话,日后的《论语》雏形稿大部分都是取材于这些日记中。

        “好好好,好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仲尼兄言行深得我心啊。”

        “我愿赠金千两资助!”

        “就以你这弟子日记为原材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著书三千,传遍诸国,也不枉仲尼兄远道而来,聊表子高一点心意啊。”

(https://www.mbaoge.cc/36_36364/3408026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