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职场 > 咸娱 > 第6章 那就证明我是名家

  “姿姿,把这份文稿打印几份,让大家看看。”

  李父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文稿,交给李绾姿,举手投足间显得胸有成竹。

  大苹果只是暼一眼文稿的厚度,就估算出这部作品的字数,大约在5到7万之间,应该是一部中篇小说。

  中篇,每期发1.5万字,能给杂志社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去寻找其他优秀的作品。

  办公室内就有打印机,李绾姿接过文稿,大约也分析出文稿的字数,微微一怔有些犯迷糊。

  中篇小说,主推级别,那就不可能是小弦的作品。

  只是,李父究竟是什么时候约到了这份文稿呢,难道是昨天晚上?

  也不是不可能,李父不是不懂得用即时通讯软件的老古董,很可能是网上约稿,对方传真了过来。

  “吱吱吱……”

  几张文稿从打印机中吐了出来,李绾姿设置的是打印5份,这只是最初的几张。

  翘首以盼的大苹果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把那几张文稿拿出来,分发给几名编辑。

  被主编称作是主推级别的作品,怎能不让人想要一窥究竟呢?喜欢做饭的厨子,一般也是好饕之人。

  第一页只有一句寄语,大苹果看完之后的评价,与李父如出一辙:只要接下来的正文能够保持住水准,这部作品就不可能差。

  打印机又吐出几张新的文稿,李绾姿自己留下一份,把剩下几份分发给几名编辑。

  有了第一页的寄语做饵,几名编辑对接下来的内容更加期待,拿到文稿后一言不发开始阅读。

  《百年孤独》式的开篇之后,余弦模仿古龙、川端康成的文风,进行了大量的景色描写,力求在读者脑海中,生成一副大漠孤烟、寂寞浪客的画面。

  这种写法放到网文中肯定会扑到死,网文节奏极快,开篇几百字写不出冲突或者爽点,读者立刻走人,谁看你写这虚头巴脑的东西。

  但这种写法放到《晴媛》上就刚好合适,纸媒读者更有耐心一些,比较追求文学性,就喜欢这一套。

  不是说纸媒读者比网文读者更高级,只是两者的目的不一样,看网文是为了打发时间让自己轻松一下,看传统的目的性没那么强。

  余弦用这种写法,还是为了投其所好,他要是把《斗破苍穹》码出来交给李父,李父能一巴掌拍死他。

  《斗破苍穹》绝对是优秀的商业网文,只是不适合《晴媛》这种主要受众为文艺女青年的杂志。

  李绾姿继续分发稿子,几位编辑也读的越发入神。

  “这部作品写的是真好。

  行文中有几分北宫清光的味道,洗练干净,字里行间流露出美丽与哀愁,对话更是点睛之笔,比行文还要优秀几分。”

  编辑大苹果赞不绝口,夸的余弦都有些不好意思,我怎么可能和北宫清光比。

  北宫清光是幽州的一位大师级作家,得到的文学奖项不算多,因为大汉许多现代文学奖项都是这位大师创办的。

  余弦自然阅读过这位大师的作品,很有水平,文风与川端康成有些相似,文学造诣绝不在川端康成之下。

  “没错没错,这部作品的对白,绝对有名家的水平。

  比如说这一句【你知不知道饮酒和饮水的区别,酒越饮越暖,水越饮越寒】。”编辑猕猴桃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句话最早出自古龙的《欢乐英雄》,王家卫用金庸的ip拍出一部古龙风的电影,挂羊头卖狗肉,真是绝了。

  “不不不,对话确实出色,但作者对情感与欲望的描写才是最妙的。

  黄药师前往桃花岛,与盲剑客的妻子一见钟情后,发生的那些事情,作者写的含而不露露而不白。

  叫人看了血脉喷张面红耳赤,偏偏从字里行间找不到任何粗俗露骨的词汇,全部都是一些暗示。

  单凭这一点,就能够证明作者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女编辑香蕉说话时面颊不由自主升起红晕。

  李绾姿看到那段后,同样是面红耳赤,倚靠着打印机,只觉浑身酥软。

  余弦抬手遮住嘴唇,嘴角抽搐有些哭笑不得。

  前世作为职业枪手,没少替大佬写都市文,一些暧昧情节不可避免。

  偏偏网站的审核又很严格,你想搞暧昧又想过审,只能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的写暗示。

  久而久之,余弦就磨砺出一手精妙的GHS技术。

  余弦又细细回想,自己写那段时比较亢奋,应该是写的比较露骨,放到网站肯定不能过审。

  但放到纸媒就没什么问题了。

  网文写一点暧昧就是GHS,就是低俗。纸媒你写的再干柴烈火,那也是艺术,是批判性的。

  两个多小时后,诸位编辑终于读完文稿,有些意犹未尽,各自诉说读后感。

  “能够写出这样哀愁又干净的作品,这位老师一定是一位三十出头,被感情伤到极深,看透女人心又不愿说破的中年男人。

  他日常也许会沉默寡言一些,喜欢一个人静静坐在书房舔砥情伤,直到点燃的香烟烫到手指才会回过神。

  他的眼神中一定有一抹永远不会淡去的哀愁,下巴上还有一些刚修整后又重新钻出来的须根,尽显中年男人的沧桑与魅力。”

  女编辑香蕉把文稿报在胸口泛起花痴,通过文风联想起作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你个三十多岁的大龄剩女,不要把自己对另一半的幻想代入进来。

  依我看,作者应该只有二十七八岁,否则写不出如此干净的文字。”

  编辑猕猴桃毫不留情地反驳香蕉,戳大龄剩女的痛脚。

  “二十七八岁也可以,女大三抱金砖,刚好报两块金砖。”

  大龄剩女香蕉仍旧心存幻想。

  ……

  一番争论之后,终于回到正题。

  “总编,这些文稿应该不是全部内容吧,我感觉欧阳锋、黄药师的情感经历,都可以继续深挖。”

  年轻女编辑小橘子推了下眼睛,希冀地望向李父,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

  “没错,确实不是全部。”

  李父点点头,微笑说:“我和作者交流过,这会是一部20到30万字的长篇小说,至少能够支撑十二期连载。”

  十二期,也就是三个月。

  “那可真是太好了。”

  “真希望能够早日读到剩下的部分。”

  李父敲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意味深长地问:“目前我只是初步和作者达成约稿意向。

  依你们看,这部作品,给出一份什么样的报价比较合适?”

  余弦微眯双眼,终于明白,李父为什么要把作品传阅每一名编辑,并征询他们的意见。

  几名编辑不约而同看向大苹果。

  大苹果资历最老,见多识广身经百战了。沉吟片刻后说:“肯定要给名家级别的合同。

  我们的主推作品一般只会向名家约稿,这部小说只看这6万字,毫无疑问也是名家级别的。”

  “当真名家?”

  “肯定要名家。”

  大苹果心生疑惑,怎么主编今天如此不识货。

  李父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会心一笑,朝李绾姿招招手:“姿姿,你去打印一份签约文件,名家级别的,千字1200。

  小弦,你赶紧想好笔名和书名,签了合同后马上修改稿子。”

  李绾姿愣神一瞬后反应过来,惊诧地看向余弦:“小弦。

  这部作品是你写出来的?”

  “无聊时写出来的。”余弦点头,没人发表过那就是我的原创作品。

  “那为什么伯伯要传……”

  李绾姿话说到一半,也反应过来,李父为什么要把余弦的作品传阅一遍,征求几位编辑的意见。

  小说家是清流职业,讲实力,也讲资历。

  初出茅庐的青年小说家,如果没有背景,哪怕作品再好,也拿不到名家级别的合同,大概要写出两部优秀作品后,合同才会上升到名家级别。

  晴媛的合同内容只包含连载期间的稿费,出价与其他杂志社没什么不同。

  一般情况,普通作品是千字100到300,次推作品是千字400到900,名家是千字1000到5000。

  青年作家写出能够媲美名家的作品,最高也只能拿到第二档的合同,除非有人做后台,有名家、大师背书。

  余弦没大师背书,但杂志社就是自家开的,李父把作品传阅一遍证明这确实是名家级别的作品。

  有李父这个主编背书,所以就不需要因为没资历而被刻意压约稿价格,直接就能拿到与作品水平对应的名家合同。

  所以说啊,人的命运当然要靠个人的努力,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有贵人相助很重要。

  李父这一背书,余弦至少省去一年熬资历的时间。

  大苹果几名编辑同样啧啧称奇,没想到写出这部作品的居然会是少东家,也难怪李父要故弄玄虚了。

  称赞之后,也没诧异余弦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大汉不缺天才。

  两千年前十七八岁封狼居胥的冠军侯不提,就是最近几十年,大汉各行各业也涌现出许多少年天才。

  就说大师作家北宫清光,十六岁时的出道作就被称为有接近大师级的水平,余弦还差的很远。

  合同很快就打印出来,笔名就用“余弦”,这年头起笔名的作家倒是不多了。

  书名敲定为《时间的灰烬》,这是原版电影海外发行版的名字。相比《东邪西毒》,更戳文艺女青年的high点,细节一定要到位。

(https://www.mbaoge.cc/37_37196/69927815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