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 一一零 进言

“臣朱善,叩见太子!”

        春和宫中,刚给朱雄英朱允炆授课完毕的大学士朱善,参见太子朱标。

        “快快请起!”朱标笑着起身,亲手把对方搀扶起来,“课业结束了?如何?英哥儿还听话?”说着,顿了顿,“英哥儿那孩子被宠坏了,劳烦你了!”

        朱善微微躬身,笑道,“臣看来,太子爷言重了。”

        说着,笑了笑,“皇太孙少年心性一时贪玩是有的,但天资聪颖,非凡材。”

        “你莫要说他的好话,知子莫若父,不瞒你说,这孩子的脾气性子孤是真的头疼!”朱标笑道。

        “臣不是刻意夸奖皇太孙!”朱善继续笑道,“臣今日观皇太孙言行举止,颇有贤风。是有些性子跳脱不够稳重,但胜在不拘一格。”

        “民间话讲,淘气的小子将来出息。墨守成规的孩子,将来都是古板无趣。臣读史书,古往今来凡杰出地方,少年时大多如此!”

        “哈哈!你这话过了!”朱标大笑。

        别人夸他儿子好,他尽管心里不信,可也掩饰不住笑意。

        “臣实话实说!”朱善正色道,“课业上皇太孙虽不是上心,可却知道德文章于国之重。心里也知道敬重读书人,重用读书人。”

        “呜!”朱标点点头,“这孩子的心性纯良!”

        “殿下所言极是,臣观皇太孙看重读书人,明白民间疾苦。对臣下礼遇有加,不倨傲骄奢,不喜怒形于色,已有明君之相!既仁且贤,而且顾全大局!”

        朱标大奇,“这句顾全大局,从何而来?”

        “殿下可知,今日臣不光是给皇太孙授课,还有一人!”

        “谁?”

        “乃是殿下次子!”

        “炆哥儿?”朱标微微皱眉,“怎么回事?”

        “今日臣在文华殿迎皇太孙,却见皇太孙殿下与二爷携手前来!”朱善笑道,“当时臣心中也是微微诧异,臣教皇太孙殿下读书,是皇上和太子您定下的。臣听说,您和皇上说过,要二爷跟着一块来,却被否了!”

        闻言,朱标低声道,“哎,确是如此!”

        “可今日,皇太孙却带着二爷前来,足以见得皇太孙心中,顾全手足亲情!”朱善又道,“此时传扬开来,必是士林之中一段佳话!皇太孙人品贤德,尽长兄之责,臣子将无不称颂!”

        朱标听了,再次默默点头。

        这事,朱雄英还真就作对了。他是皇太孙,没有因为居高位而刻薄自己的兄弟。反而拉着对方,一同来读书。这在臣子们的眼中,就是贤字。

        没有任何臣子,希望他们所教导的帝王,真如孤家寡人一般绝情。

        “混小子也知道,他是长兄,知道顾及弟弟的感受!”朱标笑笑,“今日教了什么?”

        “臣没有教皇太孙和二爷经书讲义,而是说了大汉朝的旧事!”

        “何事!”

        朱善肃然道,“汉惠帝与赵王如意的旧事!”

        顿时,朱标错愕当场。

        这故事,他如何不知?

        半晌之后,怒气溢于言表,“尔身为文渊阁大学士,身负教导太孙之责,孤甚许之,你怎么?你怎么当着他们说这个故事?你是个居心?”

        “殿下,臣没有私心!”朱善缓缓叩首,“一心为国!”

        “为国,就是和孤的儿子们,说前朝骨肉相残的事吗?”朱标大怒。

        “殿下,难道臣说的不对吗?”朱善抬头,毫不示弱的看着朱标。

        “你...”朱标一时间,竟然失言。

        朱善继续叩首,缓缓开口道,“臣今日见皇太孙带着二爷起来,就想起昨日,太子殿下和臣诉苦,说请皇上准许,他们兄弟俩在一块读书,却被否之事!”

        “臣斗胆问问太子殿下,殿下是当真想让他们兄弟俩在一块读书,还是听了谁的话,心中犹豫?”

        “大胆!”朱标怒不可遏,“你竟敢编排孤的家事?”

        “国之储君岂有家事!”朱善反问一句,“一举一动,关乎国运呀!”

        说着,他见朱标没有说话,继续开口道,“国本早定,皇太孙乃东宫之储,翌日正位东宫,以安国本。虽年少,礼法却不可废。皇太孙殿下有顾及手足亲情之意,然却不可让他人有僭越之心!”

        “此时皇太孙殿下尚小,或可迁就一二。翌日皇太孙年长,如何想?”

        “其实臣看来,皇太孙今日牵着二爷去读书。与其说是顾及手足亲情,不如说是,他在给太子爷您,圆面子!”

        “你”朱标再次大怒。

        “皇太孙深知您的难处,您想想,倘若他对兄弟不加言辞,刻意疏远,甚至打压,您如何作想?”朱善又问道。

        朱标默不作声。

        “所以臣说,皇太孙是顾全大局的人!”朱善又开口道,“如此心性,实在难得!”说着,笑笑,“若不是皇太孙这种纯良的心性,臣也不会冒着大不韪,和殿下您说这些!”

        说到此处,叹息一声,“其实有些事臣看得明白,殿下难道看不明白吗?”

        “皇太孙是大明嫡长孙,先东宫太子妃所出。如今东宫太子妃,非皇太孙之生母,名下有育亲子。”

        “若以太子妃身份论,二爷也是贵不可言。且读书用功,文臣称颂。”

        “同时,宫中多有皇太孙不肯读书之言!”

        “臣斗胆请问殿下,看不清还是不肯说破!”

        朱标脸上阴晴不定,朱善句句话都说到了他心里,戳穿了那层窗户纸。

        东宫的储君之位,他是不会换的。但对于朱允炆这个次子的喜爱,他也溢于言表。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以取舍,难以放开。

        难以,决断!

        “臣想着,凡事未雨绸缪总是好的!”朱善再次叩首,“臣也是忠心太子,才会说这些。若臣心存私心,装傻教书就是。”

        “起来吧!”朱标苦笑一声,扶起对方。

        “你说英哥儿好,孤知道。你说炆哥儿的好,孤更知道。两个孩子,虽然名份早定。可孤不想,让他们将来太过生份。今日你一番话,倒是点醒了孤,帝王之家,有些事确实不能常理度之!”

        “今日这话,孤当您一片忠心,听在耳中孤记在心中。不可对外宣扬,更不能”

        “臣明白!”朱善笑道。

        “以后教课,劳你多教他们君臣之道,两个孩子虽小,都是聪明人,自然会明白孤和你的一片苦心!”

        “臣遵旨!”

(https://www.mbaoge.cc/42_42070/437050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