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 第171章 赵军汇合

第171章  赵军汇合

        已经成为赵军临时驻地的河西县衙,此时透着一股沉闷、肃穆的气氛。

        身在的县衙中的李幕坐在首席上方,沉默不语。

        这次晋阴之战的结果让他们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己方十八万人,对方三万人。

        这样几乎必胜的局面竟然打到最后竟然只剩下五万左右的残军,实在是匪夷所思。

        饶是李幕几十年的生涯中,这样的经历也是从未有之。

        对方那种实力的军队,直到开战之前他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说到底还是收集的情报不足,才会导致这样的局面。

        都是黑衣社误我!

        李幕心中不由冒出一股无名之火。

        刚才他偶然知道开战之前武王将鹿陵的黑衣社据点给拔除了,这说明关于黑衣社在颖郡搜集情报的动作,早就已经被颖郡所察觉。

        之所以一直藏到开战前才动手,分明是故意掩盖或者向他们传递错误的情报。

        而自始至终,鹿陵城中的黑衣社都没有发现,实在无能。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有点晚了。

        既然已经发生这样的事,那么剩下的话就需要想办法补救。

        河西城除了那条浅河之外,无险可守。

        就算要反击的话,就算加上后续的援军也有些吃力。

        最好还是在河东城。

        那边有藏兵道,可以以小博大。

        以前打算借用河西城来巩固后方,但如今战败的情况下,继续留在这里意义已经不大。

        李幕理好思绪,目光在麾下部将脸上一一扫过,说道:“关于这次晋阴之战,诸位有何想说的?”

        站在堂下的赵国诸将齐刷刷地跪下道:“末将无能,请将军责罚。”

        “责罚之事后面再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整顿残军。”李幕肃穆道:“浩然宗的长老们马上就要到河东城,到时候我们手上可用的有十七万大军,若是从河东城中强征三万,则可以再动用二十万兵力。”

        “我们手上还是有一战之力,尔等便知耻而后勇,在接下来战斗中好生表现戴罪立功。若是再战败话。”李幕从主位身上站起身,眼神变得凌厉。

        他抽出腰间的宝剑,哐当一声丢到众将面前:“你们就全部自刎谢罪吧。”

        堂下诸多赵国诸将全部身子一震,跪趴在地上,齐声道:“是!”

        “今晚我等便连夜赶回河东,你们都下去准备。”

        丢下一道命令之后,李幕双手负背从大堂退下。

        ……

        经过半天的时间,晋阴城外的战场打扫完毕。

        经过盘点,此次晋阴之战,三万魏武卒歼灭赵军约十二余万,缴获战车五百驾,其他战甲、兵器、零散的愿石、银钱不计其数。

        而魏武卒也就算死三千人,伤六千人。

        可谓是大获全胜。

        吴起经此一战彻底稳固了他在魏武卒中的地位,就连东军中他的名号也被一部人有心之人所熟知。

        他扶着挂在腰上的宝刀,目光锐利:“正如武王殿下说的,眼下不该用保守的打法了,应该扩大一下战果。想扬名的话,就该扬得更大一点。”

        他身上有森然的杀气腾腾升起。

        靠近他的其他魏武卒将领诧异的抬头,几乎下意识的朝后退了一步,不敢与之并肩。

        就在恍惚之间,他们发现朝夕相处的头儿变得有些陌生了,气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吴起深邃的目光察觉到了一丝异常,意识到自己的不同。

        他知道这是修炼杀经后凝练出杀意,也是许多魏国大将身上不威而怒的原因。

        说起来,魏国上下能修炼杀经的将领可不多,吴起每每想到自己能够修炼这门仙武功法就像是做梦一样。

        他当时投靠赵弘明作为他们的追随,现在回想一下,搞不好是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小小年纪不仅修为妖孽,胸怀与才智也是了得,已经有了追逐天下,成为雄主的潜力。

        既然这样的话,不如就将他推上那个位子。

        不对,说不定要更高。

        吴起平静的脸下,隐隐有些激动,他喊来麾下将领发令道:“传令下去,今晚三更造饭,五更出兵,不得有误。”

        麾下精神一震,没有任何反驳意思:“是。”

        魏武卒都是武夫组成,哪怕在深夜的时候依然有着很好的视力条件,所以深夜行军也不碍事。

        况且现在魏武卒正是战意正浓的时候,士气可用,不该久耗错失战机。

        从战场上撤下的赵弘明,回到晋阴城。

        许多官员以及城内百姓提壶携浆,相迎于城门之下。

        当赵弘明走到城门下的时候,在官员带头下齐声山呼道:“恭喜殿下凯旋!”

        “恭喜殿下凯旋!”

        “……”

        坐在车厢中的赵弘明被外面的动静所惊动,他沉声道:“外面怎么回事?”

        车厢外高延士的尖锐的嗓音传来:“回禀殿下,是晋阴城的诸多官员他们得知殿下大捷,特带着晋阴城百姓齐贺。”

        赵弘明皱眉,淡然道:“本王出府时带来些银钱,你去拿一些分赏给众人,本王就不出面了。”

        “奴才遵命。”

        赵弘明大概猜出,这应该是晋阴当地的官员被他的兵锋所震慑,此时刻意讨好。

        他对此没有太多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一旦人得势了,身边这种阿谀奉承的人也就多了。

        这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

        以后若随着他不断打开新的局面,这种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

        好在赵弘明有【天道酬勤】武学面板,浮现在他视线上的两句话时刻让他保持着警觉。

        让他知道,他这一路走来,无人扶持,都是自己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结果。

        赵弘明意识一动,视线中关于自己的修炼进度也同时展现。

        【姓名:赵弘明】

        【修炼功法:八荒不老功-武胆三品(1424/500000)、阵道经精通(679/1000)、雷霆破灭法身-武胆一品(1123/100000)】

        【武技:开天第三境(322/2000)、荒秘行(25612/∞)、碎岳第三境(2104/4000)、镇魔第二境(501/3000)、搬山第二境(1439/2000)】

        【可突破武学:无】

        【今日修炼时间:2小时】

        【体质:雷灭之体】

        【根骨加成:8】

        “今天修炼的时间有点少了,武业不能荒废。”赵弘明轻吐一口气,沉下心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修炼当中。

        他的车队在众人之中,匆匆而过。

        从始至终,赵弘明并没有露面,让在场的官员和百姓都露出几分失望的表情。

        几乎同一时间,远在百里之外的赵国河东郡中。

        <div  class="contentadv">        十万征调而来赵军蜿蜒如一条山野巨蟒,朝西进发。

        临近傍晚,这支十万赵军绕过了河东城,来到了一条大河附近。

        “过了这条河就是魏国颖郡的领地,现在李幕将军已占据了河东城,等明日天一亮,我等即可渡河与李幕将军汇合。”

        一个穿着铠甲的赵国军领走到浩然宗三个长老面前,卑微的说道。

        为首的浩然宗长老点头道:“大军中有许多没有修炼的凡夫俗子,若是夜晚强行渡河的确多有不便。”

        见浩然宗的长老没有要在晚上渡河的意思,这位赵国将领如释重负。

        终于在天黑之前,大军在附近挑了一个地方顺利扎营休整。

        深夜,夹在河东与河西之间的河水平静地流淌着。

        天上悬挂着一轮圆月。

        明亮的月光倾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仿佛一条闪耀的银色绸带。

        河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流淌时带着几分清澈与灵动。

        微风拂过,河面上的月光便随着水波荡漾,又泛起一层层银色的涟漪,夹杂出许多虫蛙的鸣叫之音。

        临近河流西侧的岸上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人数众多。

        哗啦!

        粼粼的水面上荡起了波浪,映照在河水上的银河与圆月被这波浪尽数揉碎。

        “所有人,有序渡河!”岸边有人大声命令。

        月光明亮,将地面上的景象都照得异常清楚。

        渡河这些人正是从河西城中撤下的赵军,李幕麾下的残部。

        这一处是李幕之前渡河之地,还比较熟悉。

        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相较于白天,夜晚此处河水要更深一点,最深处已达到了腰部。

        河水的突然变化,给大军过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有没有修炼过武学的士卒,一不小心在河水中滑倒,便被河水冲走,下落不明。

        见到这样的景象,李幕唤来之前勘探水文的部将,二话不说,就持鞭在他脸上猛挥了过去。

        “这就是你勘探水文的结果?”

        部将低头一言不发。

        他也没有想到这条河竟然白天与黑夜的水深会有变化。

        李幕冷道:“从今日起,你便降为千夫长,率军前线作战。”

        部将脸色一愣。

        “怎么,你有意见?”

        部将低头道:“部将认罚。”

        “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李幕丢下一句话后,驱马下河。

        身后的部将目光闪动,一言不发,默默跟上。

        经过一个时辰的折腾后,赵军残部顺利渡河,进入赵国领地。

        李幕骑马回头望去:“经此一战,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吴起,必定野心膨胀,不会止步于河西,极大可能会袭掠河东。如此的话,就可拉长其战线,增加其后勤压力。我只要收拢后旧部,占据地利,必能一雪前耻。”

        他拨马朝着河东城的方向走去。

        大军行走不过两里,便有斥候来报。

        “将军,前方有我方大军扎营。”

        李幕意外道:“应该是浩然宗长老他们到了,我原以为他们会在河东城休整,没想到竟这么快到了魏赵边界。传令大军,调转方向,与浩然宗大军汇合。”

        “是!”

        在李幕的命令之下,五万的参军转换了方向。

        很快,走在大军最前方的李幕就看到了后续赶来的大军驻地。

        在深夜中,后续赶来的十万大军的营地显得格外宁静。

        帐篷和营帐在月光下静静地矗立着,大部分士兵都在安静地休息,只有在军营中巡逻的队伍,偶尔传来的铁甲摩擦声和兵器的撞击声。

        在军营中的一堆堆篝火已经熄灭了明火,但烽烟依然飘散,在月光的照耀之下清晰可见。

        有人发现了李幕残部的踪迹,惊动了大营中的巡逻队。

        一根根火把亮了起来。

        有士卒远远的喊道:“来者何人?”

        李幕转头道:“挥动我军大旗。”

        在他的命令下,一面“赵”字大旗以赵军特有的方式挥舞着,传递着友好的信息。

        巡逻队显然不能自己做决定,有人脱离队伍回去上报。

        过了一会儿有一支全副武装的赵军驱马冲出,分奔到了李幕附近。

        李幕看清来人之后,高声喊道:“来者可是顾长洲?”

        “啊,是李牧将军?!”冲过来的赵军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急忙上前问道:“将军,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说来话长。”李幕岔开话题道:“浩然宗的长老们都到了吗?”

        “已经在军营中了。”

        “我有事要见他们。”

        “浩然宗的长老们在主帐中,我带李幕将军过去。”

        李幕颔首,跟在了顾长洲的身后。

        这是搭建的临时营地,只有少数的将领搭起来了营房,剩余大部分士卒都是聚拢在一起,和衣而眠。

        在军营中央,一座新搭起来的主帐呈现在他面前。

        “浩然宗的长老们都在里面了。”

        浩然宗在赵国是个庞然大物,就是身为赵国大将的李幕在他们面前也需要小心应对,他整理仪容道:“李幕有事求见浩然宗长老。”

        浩然宗的长老都是武胆境的修为,全身气血旺盛,神魂强大。

        当李幕靠近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察觉。

        “进来吧。”

        李幕掀开主帐帐幕,走了进去。

        主帐内,三个长老盘腿分别坐在三张大床之上修炼。

        在他们面前则摆着各类瓜果、点心和炙肉,在行军过程中显得奢侈而浪费。

        “李幕将军不在河西城吗,怎么半夜来此了?”

        “唉……”李幕唉声叹气,略微掩饰了下将他在晋阴城的结果给说了出来。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三位浩然宗长老都难以置信,脸上充满了震惊之色,他们只知道前线状况不好,竟然没想到糜烂至此。

        “李幕将军,你不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你们堂堂十八万大军竟然抵不过魏国三万人,甚至还是颖郡的地方军?”

        李幕说道:“虽然有些吃惊,但事实却是如此。此番我也是来与三位共同商量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感谢书友20200626115254722的打赏

(https://www.mbaoge.cc/83545_83545599/11672105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